草原古树挂“身份证”,最长树龄达315年
(资料图)
在包头市达茂旗的荒漠草原上,一棵棵古榆树或直立参天,或屈曲盘旋,皲裂的树干无声地记录着百年的风雨。10月9日,达茂旗林业和草原局正式为巴音敖包苏木达布希拉图嘎查和巴音宝力格嘎查大海林树一带的7株古树挂牌,其中一株古榆树的树龄已长达315年。
此次挂牌的古榆树树龄均超过百年。额尔合木图 摄
此次挂牌的7株古榆树,树龄均超过百年。其中包括1株树龄达315年的古树,1株超过200年以及5株超过100年的古树,均被列为三级以上保护古树。每一块新悬挂的保护牌上,都清晰标注了树木的中文名、拉丁名、科属等基本信息。民众只需用手机扫描牌上的二维码,即可轻松查看这棵古树的“成长档案”,树木的详细信息、具体位置、准确树龄及保护等级等一目了然。
这株古榆树的树龄已长达315年。额尔合木图 摄
据达茂联合旗林草局资源保护中心主任周慧介绍,达茂旗地域广阔,全旗现存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树共23株,其中有16株位于明安镇,而此次挂牌的7株则集中在大海林树一带。周慧表示:“这些古树不仅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历史文化的生动载体。通过这次给古树挂牌,主要是提醒广大群众,增强保护意识。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挂牌为契机,继续加大巡查监测力度,让古树在达茂的大地上继续见证历史、造福人民。”
达茂旗林草部门为每一株古树建立“一树一档”保护档案。额尔合木图 摄
据了解,为切实守护好这些草原上的“生态活化石”,达茂旗林草部门已经为每一株古树建立了详细的“一树一档”保护档案。保护工作并非一次性的挂牌,而是常态化的精心呵护。工作人员会定期检查土壤墒情、积极防治病虫害,并对生长衰弱的古树及时开展复壮救治。针对荒漠草原的特殊自然环境,保护措施还将结合围栏封育、补水养护等专业技术手段,多管齐下,确保这些珍贵的自然与文化遗产能够健康、长久地屹立于草原之上。
(草原云•内蒙古日报记者:蔡冬梅)
[责任编辑:韩玉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