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快资讯丨“海底穿针”的沉管测量专家锁旭宏
在深中通道海底隧道管节最终接头合龙后,锁旭宏(中)和团队成员庆贺(2023年6月11日)。34岁的高级工程师锁旭宏自2012年走出大学校门,这个西北汉子扎根到南海之滨的桂山岛上,一干就是11年。从港珠澳大桥到深中通道,他始终奋斗在粤港澳大湾区最火热的建设一线。在海底一个一个精准对接沉管,最大难题之一就是测量测控,必须要给海底施工安装一双“慧眼”。在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安装工程中,锁旭宏和团队成功掌握了外海巨型沉管隧道安装测控技术、实现毫米级对接精度,创造“滴水不漏”的世界奇迹。2018年,锁旭宏转战又一个超级工程——深中通道。在深中通道沉管施工之初,锁旭宏团队在自主研发的新型测控软件上引入精度、稳定性和自主性更有保证的北斗系统,实现了连续多节沉管零偏差对接,这在世界上都是没有先例的,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海底穿针”。2023年6月11日凌晨,锁旭宏带领团队成功保障世界最长最宽的钢壳沉管隧道——深中通道海底隧道管节最终接头合龙,32个8万吨级的管节和最终接头犹如海底巨龙横卧珠江口,为这条全长24公里、集“隧、岛、桥、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超级跨海集群工程打通关键环节。正在攻读测绘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的锁旭宏,目标研发出全智能化沉管施工管理系统,开启沉管隧道“一键入海”新时代。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相关资料图)
在珠海牛头岛沉管智慧工厂,锁旭宏(右)和队友对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最后一个管节(非标准管节、含最终接头)进行测量(2023年1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锁旭宏(右二)在“一航津安1”号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驾驶台观察航线(2022年1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深中通道E16沉管安装完成后,锁旭宏(左二)和团队总结工作(2022年1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在“一航津安1”号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挂载的E19沉管上,锁旭宏(左一)跟潜水员叮嘱拆解水下双目摄影定位设备要注意的情况(2022年7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锁旭宏检查“一航津安1”号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上的北斗卫星数据接收设备(2022年7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锁旭宏(右)指导队友检查“一航津安1”号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上的北斗卫星数据接收设备(2022年7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锁旭宏检查“一航津安1”号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上的北斗卫星数据接收设备(2022年7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锁旭宏(右)和队友在“一航津安1”号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搭载的E19沉管上检查北斗卫星定位精准测量(2022年7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在“一航津安1”号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挂载的E19沉管上,锁旭宏在沉管安装前最后检查一遍水下拉线设备工作状况(2022年7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锁旭宏在“一航津安1”号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上检查搭载的E16沉管上的测量装备(2022年1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锁旭宏(左)带领团队在“一航津安1”号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搭载的E16沉管上检查北斗卫星定位精准测量(2022年1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在“一航津安1”号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挂载的E19沉管上,锁旭宏(左一)跟潜水员叮嘱拆解水下双目摄影定位设备要注意的情况(2022年7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锁旭宏从“一航津安1”号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前甲板设备房取出设备准备工作(2022年7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责任编辑:常林(EK008)标签:

- “跳水女皇”伏明霞、郭晶晶:同样嫁香港豪门,婚姻都有遗憾 环球观天下
- 博纳发20部电影5部剧集片单 《红楼梦》《汶川大地震》曝光 环球微动态
- 天天热讯:胡歌谈母亲去世后的心理困境:曾没勇气正视现实
- 天天实时:跑男收官阵容很豪华,蔡徐坤、宋雨琦皆参与录制,泰国取景很新颖
- 《梦中的那片海》,各方都很满意-讯息
- 乘风三公频失利,败给美依礼芽刘逸云,谢娜听到队友淘汰自责大哭 全球观热点
- 檀健次力荐毛晓彤参加“乘风”,毛晓彤檀健次大秀双人国标舞
- 朱珠深夜秀恩爱,老公王昀佳被嘲面相不好,被调侃是富婆收割机 微头条
- 65岁张兰被曝恋情,与翘屁嫩男牵手、甜蜜亲吻,汪小菲沉默无回应 天天观速讯
- 董思槿疑似失联!手机已经停机,聊天软件已注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