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定向音响等“黑科技” 深圳探索智治“广场舞”
(资料图)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吴蕾
据相关部门统计,2023年一季度,深圳全市接广场舞噪声扰民警情1300余宗。多为市民反映“广场舞噪声扰民问题治理效果不佳,治理后易‘复发’,严重影响市民工作生活以及学习,呼吁更严监管。”如何在积极推进全民健身,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同时,又解决好广场舞等健身娱乐活动引发的扰民问题?
近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深圳市公安局、深圳市住建局、深圳市城管局和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等五部门,聚焦群众关心、反映突出的问题,联合发布《深圳市关于优化广场舞等自发性健身娱乐活动自我管理的工作方案》(下文简称《方案》),从更宽领域推动解决噪声扰民问题,引导广场舞等活动健康、有序、规范开展,着力打造“舞得其乐、住有安宁”的宁静城市建设典范。
《方案》提出聚焦智治,以科技赋能治理。鼓励依托多功能智能杆,建立监测、预警、管理全方位、智慧化治理系统。同时提升科技化治理能力,推广定向音响等“黑科技”。记者了解到,在龙岗区坂田街道,依托5根多功能智能杆打造的“5G网格员”广场舞管理系统已投入试用;福田区、盐田区、宝安区、坪山区试点安装隔音箱、定向音响、噪声监测和显示等设备20余套,积极以科技化、智慧化手段化解广场舞噪声扰民问题。
此外,方案提出聚焦自治、德治、法治。自治方面,要求以街道、社区为单元,建立广场舞队伍联络机制,按照“调解优先”原则,积极稳妥地将广场舞噪声引发的矛盾化解在初期、化解在基层;德治方面,强化宣传引导,通过广场舞协会带动全市成规模、固定化的广场舞队伍文明舞蹈,以点带面在全社会形成“文明广场舞”的良好氛围;法治方面,夯实执法兜底保障,方案要求公安部门要对广场舞扰民投诉集中的区域,加大巡逻频次和警力,对多次劝解无效、严重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依法查处。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强化方案落实落细,将在全市发布典型案例推广通知,指导全市各区、各街道参照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广场舞噪声扰民治理。同时,积极将方案落实纳入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用好考核指挥棒,激发工作新动力。
审读:孙世建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