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潍坊的N个理由——书画篇
说起书画,就不得不提潍坊这座城。
潍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画都、金石之都,从古至今,潍坊书画艺术家辈出。
爱上潍坊的理由有很多,潍坊的书画艺术魅力是不是早已让你深陷其中?今天“爱上潍坊的N个理由”系列,带你走进这座文化之都,沉浸式感受潍坊书画艺术的魅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潍坊这座历史悠久、文化昌盛的古城,千年的文化积淀,哺育了不少书画大家。
李成
李成(919年-967年),字咸熙,中国五代宋初画家,营丘(今潍坊昌乐)人,世称“李营丘”,是山水画“百代标程”的大师。善画山水,笔势锋利,墨法精微,好用淡墨,所谓“惜墨如金”,如在梦雾之中;画山石若云动,后人称这种画法为“卷云皴”。其作品“峰峦叠嶂,林木稠薄,泉流深浅,如就真景”。代表作《读碑窠石图》、《寒林平野图》、《晴峦萧寺图》、《茂林远岫图》等。李成的山水创作中,多以寒林景色见胜,构图以平远法著称,烟林清旷,气象萧疏,经常充任画面主体的林木山水,多富于奇巧的结构,并能剪裁繁冗的细节,集中概括地表现主题,因此,画出的树木劲挺,变幻多姿,有时如烟似雾,达到一种出神入化的效果。
李成《读碑窠石图》
张择端
北宋书画大家张择端是潍坊诸城人,他所作风俗画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刻画细致,界画精确,豆人寸马,形象如生。尤以《清明上河图》最为有名,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一级国宝。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郑板桥
一管清风竹,七载潍县情。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曾在潍县任七年县令,他善画竹、兰、石、松、菊等,而以体貌疏朗、风格劲健的兰竹最为著称。他主张不泥古法,师法自然,极工而后能写意”。他提出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绘画三阶段说。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所谓未画之先,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郑板桥墨竹图
刘墉
清代书画家、政治家刘墉,山东诸城人,人称“刘罗锅”,在乾隆之际,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刘墉并享书法声誉。当时人们称翁、梁、王、刘“四大家”。其书法艺术成就,当推刘墉最高。他的书法,初看圆润软滑,若团团棉花,细审则骨络分明,内含刚劲。尤其粗重与纤细交织在一起,加之偶尔揉入行草笔意,使得整个作品在规模的大效果中不乏生动活泼的情趣,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后世人们称许他的小楷不仅有钟繇、王羲之、颜真卿、苏轼的法度,还深得魏、晋小楷风致,实不为过。
刘墉楹联作品
近现代潍坊更有徐培基、郭兰村、郭味蕖、赫保真、于希宁、陈寿荣等一批书画名家,奠定了潍坊书画在国内的重要地位。
徐培基
徐培基(1909.11-1970.3)潍县东关人(今奎文区东关街道),是“潍县琴棋书画四才子”之一。他1929年赴上海新华艺专学习国画,师从俞剑华,一生遍游全国名山大川,将五岳、黄山、庐山、雁荡山等名山胜景收入画卷,写生稿有40余册;他为人民大会堂山东厅作《大明湖》,为国庆10周年作《山高寿永》《云门献寿》。徐培基的画让人产生一种深沉静默、冥忘物我的感觉,他的画更引人亲近自然,融入自然之中。徐培基以山水画见长,在绘画史论上深有研究,也为潍坊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不斐的贡献。
徐培基 合掌奇观
郭味蕖
郭味蕖(1908.2--1971.12),山东潍坊人。他是中国近现代花鸟画的开拓者、改革者,他的花鸟画开一代之新风,美学理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子,他以一人之力编撰而成的《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是我国美术史研究的奠基之作。他所著的《写意花鸟画创作技法十六讲》对花鸟画教学有着深远影响。郭味蕖出生于潍坊郭家园,他的家族是潍坊历史上绵延五百年的世家望族。齐白石评价郭味蕖的用笔为“明朝人的笔墨,现在没有人能画了”。
郭味蕖《三友图》
郭味蕖《嫩晴》
郭兰村
郭兰村(1902—1978),名廼馨,以字行。潍坊市潍城区城里人,潍县明代户部尚书郭尚友的后裔。民国年间潍县画界“八怪”之一,潍县“同志画社”创始人之一,潍坊市二十世纪唯一涉猎综合艺术门类的民间大师。师明末画家陈老莲,擅长工笔人物与骏马,兼画工笔花鸟,用笔细密盘绕,作品极具宋元神韵、明清遗风。代表作《水浒传人物绣像》一百单八将、《凌烟阁功臣绣像》《流民图》《昭陵六骏图》等。
郭兰村 红楼人物之一
于希宁
于希宁(1913-2007.12),山东潍坊人,著名国画家和艺术教育家。他是具有诗、书、画、印和美术史论全面艺术修养的学者型艺术家,他被追授“山东省文化艺术终身成就奖”,他将人文情愫倾注于花鸟草虫,他把花鸟画的人文境界,拓宽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是我国著名国画艺术大师和美术教育家,是山东美术界乃至全国美术界的一面旗帜,是我国重要的花鸟画代表人物。
于希宁 《雪梅》
于希宁《富贵天香》
陈寿荣
陈寿荣,山东潍坊人,字春甫,号春翁。清代金石大家陈介祺之宗曾孙,诗书画印通才大家,系西泠印社社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万印楼印社社长,北海书画院名誉院长。一生历经风霜,而襟怀豁然,翰墨耕耘七十载,勇猛精进于艺术之路,诗、书、画、印各领域方面都取得了很高成就,其《海天阁诗集》深入浅出,哲理深邃;《百体书联》真草隶篆自成面目;绘画兼擅各科;治印承古开今。作为印坛的一代宗师,平生治印近万方,篆刻理论泽被印学。
陈寿荣四体书法
陈寿荣画作《海滨新雨》
陈寿荣篆刻《以众为师》
赫保真
赫保真(1904—1987),潍坊人,当代著名书画家、艺术教育家,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美术家协会理事。赫保真出生于工匠之家,受家庭熏陶自幼习画,后从潍县画家丁东斋、刘轶东学习国画、书法;19岁到青岛,一生从事教育工作。赫保真擅长花卉、人物、山水,注重继承传统技法和师法自然,其绘画笔墨潇洒、设色艳丽,雅俗共赏。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及省市美展,并为人民大会堂山东厅创作巨幅作品《满堂红》《十里荷香》。
1959年,为人民大会堂山东厅创作巨幅绢本工笔重彩画《满堂红》,现藏于北京人民大会堂
碧波巧绣海带田 68.4x138.3cm 纸本 1977年
现在活跃在中国画坛的还有来自潍坊的郭怡孮、郭志光等。
著名书画家郭怡孮
郭怡孮,1940年生,山东潍坊人。是当代花鸟画家,他自幼随父亲郭味蕖学习国画,后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20世纪60年代起在画坛崭露头角,多次入选国内外重大美术展览。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名誉院长。他注重表现生活中的自然情趣,讲究用笔、用墨的技法,强调传统色彩、光影的表达,营造出淳朴清丽的画面,为当代中国花鸟画的观念建构与语言建设做出了独特贡献。
郭怡孮山泉纸本设色 1961年
郭怡孮天地和同、春光锦绣180×450cm 纸本设色2010-2011年
郭怡孮霓裳羽衣图纸本设色2020年
郭志光
郭志光,字玄明(亦署悬明),室名三面佛山望外楼、知守斋,号擂鼓山人。1942年生于山东潍坊书香世家,中学时期曾受教于画家徐培基、侯卓如先生。1962年考取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科专业,师承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抑非、陆维钊、沙孟海、刘苇诸位近现代中国画名家。毕业后留校工作,1974年调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从事中国画教学和创作近60年。现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院院长、资深教授。
郭志光 荷塘鱼耀笑风雨 中国画 246cm×124cm 2011年
郭志光 花冠照日 芥羽生风 中国画 250cm×197cm
当代潍坊更涌现出蒯宪、时振华等一批优秀的潍坊本土书画家。
蒯宪
蒯宪 ,字白岩,斋号不言斋。1954年生于山东潍坊,1990年毕业于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师从清代著名金石书法家陈介棋后人陈君藻先生,擅篆隶,兼及篆刻。蒯宪的书法以甲骨文、金文为主,兼及隶书、行草书,并工于篆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山东省书法家协会顾问,山东印社副社长,潍坊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潍坊市文化馆研究馆员。
时振华
时振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山东美协山水画艺委会副主任,山东画院院聘画家,曲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潍坊美协名誉主席,潍坊同志画社社长,潍坊文化馆研究馆员,山东当代山水画院副院长。
湖光山色
清风明月
宁静致远
一幅幅潍坊名家画作让我们看到了
潍坊书画传统深厚、创作多元、
传承文脉、兼容并包的艺术品格。
从诗文书画到金石篆刻,
潍坊书画名家辈出,
古城千年文脉奔流不息。
现代的潍坊更是人才荟萃,
文化不断传承、艺术持久创新,
为建设更好潍坊托起文化底座。
标签:


